制氢|制氮|制氧|气体设备|气体纯化|气体回收|混合配气
 
今天是
 
新闻搜索
 
最新新闻
1  热电氧氢联供
2  绿氢、绿氨与绿醇:氢
3  AEM 制
4  绿氢测试平台材料与技
5  统筹布局绿氢、氨、醇
6  质能网:未来能源体系
7  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行
8  镍支撑网
9  生物航油(SAF)
10  氢产业人才培养困境
热门新闻
 通用阀门材料及常用技 56042
 水电解制氢设备术语和 32207
 燃料电池产业 26023
 蓝宝石生产和用途 22374
 六、氢气储存 20807
 氘气的物理性质、指标 19281
 世界八大气体公司 17161
 纯氧对人体的危害 16808
 超纯、洁净管要求、生 16495
 氩弧焊优点和缺点 16204
新闻中心  
热电氧氢联供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zq1229 发布时间:2025/11/16 21:52:09 阅读:12次 【字体:
 
热电氧氢联供
关键词:风光绿电、燃料电池、电解槽、热电氧氢联供、供电、供暖、供氧、氢储备用能源
描述:以氢为纽带、以风光绿电为能源,燃料电池/电解槽为核心、以热电氧氢联供(Combined Heat, Power, Oxygen and Hydrogen Storage,CHPOH)为架构的分布式系统,完成供电、供暖、供氧与氢储备用能源四重功能,对CHPOH的系统配置、关键设备、能效边界、经济性、政策环境及未来路径进行系统梳理,为城市新区、医院、高海拨地区,数据中心、机场及大型制造园区提供零碳能源一体化解决方案。
气体设备 13812683169
一、引言
以氢为纽带、以风光绿电为能源,燃料电池/电解槽为核心、以热电氧氢联供(Combined Heat, Power, Oxygen and Hydrogen Storage,CHPOH)为架构的分布式系统,可在同一场景内完成供电、供暖、供氧与氢储备用能源四重功能,实现一次能源的梯级利用与多产品协同增值。本文对CHPOH的系统配置、关键设备、能效边界、经济性、政策环境及未来路径进行系统梳理,为城市新区、医院、高海拨地区,数据中心、机场及大型制造园区提供零碳能源一体化解决方案。
二、系统概念与功能边界
2.1 定义
CHPOH是指以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为中枢,耦合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或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在发电的同时回收余热用于建筑供暖或工艺蒸汽,副产高纯氧(>99.5%)供医疗、养殖或工业使用,并将瞬时可再生电力以氢形式长时储存,实现“电—热—氧—氢”四联产的分布式能源系统。
2.2 功能矩阵  
输出产品 品质参数 终端用途
电力 AC 380 V,THD<3% 建筑、数据中心、EV充电 0.6–0.8元 kWh⁻¹
热力 60–90 ℃热水/120 ℃蒸汽 采暖、生活热水、工艺 0.08–0.12元 MJ⁻¹
氧气 99.5–99.9%纯度,0.5 MPa 医院、养殖、臭氧发生 0.4–0.6元 Nm⁻³
氢气 99.97%,3–30 MPa 备用电源、FC车辆、实验 25–35元 kg⁻¹
2.3 系统边界
一次能源侧:屋顶光伏、园区风电、市政绿电(PPA)或低谷电力;
转换中枢:电解槽(PEM/AEM/SOEC)、燃料电池(PEMFC/SOFC)、储氢罐(35 MPaⅣ型瓶或固态镁基材料)、储氧罐(低温液氧或高压气瓶);
需求侧:建筑电/热负荷、医院中心供氧、数据中心备用氢燃料电池、FC物流车加氢。
三、技术路线与关键装备
3.1 电解制氢—氧子系统
(1)PEM,电解槽:启停时间<5 ~30分钟,负荷范围10–120%,可直接耦合光伏波动;直流能耗4.2 kWh Nm⁻³ H₂,寿命30000 h。
2,AEM,电解槽:启停时间<5~30分钟 s,负荷范围10–120%,可直接耦合光伏波动;直流能耗4.2 kWh Nm⁻³ H₂,寿命4000~8000h
3.2 燃料电池发电子系统
(1)PEMFC:电效率55%,热水回收35%,总效率90%;国产模块功率250 kW,寿命25000 h;
(2)SOFC:电效率65%,高温尾气450 ℃,可驱动吸收式制冷或再热,总效率>92%。
3.3 储氢与储氧
(1)钛系,稀土系.镁系,固态储氢,介绍镁基储氢:体积储氢密度70 kg m⁻³,充放氢温度280 ℃,可与SOFC尾气热耦合,取消外部加热;
(2)高压气态氧:采用医用级无油增压系统,压力0.5–1.0 MPa,满足医院中心供氧规范GB 50751;
(3)液氧备份:对大型医院增加3000 L液氧储罐,保障峰值流量>100 Nm³ h⁻¹,双回路冗余。
3.4 能量管理与数字孪生
部署“氢—电—热—氧”多能流EMS,基于大数据混合编程,实现1 ~5s级实时优化;数字孪生平台可预测风光出力、热负荷惯性及医院用氧峰值,提前300 s调整电解槽负荷,年节能3%–5%。
 
四、系统集成配置与运行策略
4.1 典型配置(500床医院+数据中心+商业综合体,总电负荷6 MW,热负荷4 MW,氧峰值60 Nm³ h⁻¹)  
设备 规模 备注
屋顶光伏 8 MWp 年发电950万 kWh
PEM电解槽 2000 Nm³ h⁻¹ 年产氢700 t,副产氧5600 t
钛系,稀士系,镁系固态储氢 10 t H₂ 备用72 h满负荷
PEMFC 4 MW 并网不上网,孤网切换<20 ms
储氧罐 100 m³(1 MPa) 满足医院3日用量
4.2 运行策略
(1)日间:光伏优先满足电负荷,余电上网;电解槽满载制氢—氧,氢储满后转供FC车辆加氢;
(2)夜间或阴天:燃料电池覆盖基础负荷,电网补充峰值;储氢罐逐级释放,确保数据中心UPS级备用;
(3)供暖季:燃料电池,电解槽余热45 ℃进入地暖循环,不足部分由电热泵补热;
(4)用氧峰:手术室突然启用时,EMS优先保障氧压,电解槽短暂超载20%,30 s内由储氧罐无缝补充。
五、能效
绿电假设下,CHPOH系统边界碳排放<2 kg CO₂ MWh⁻¹(含设备折旧),较传统市电+燃气锅炉+医用制氧基准减排98%,年减碳量1.8万吨。
 
 
六、标准体系与政策环境
6.1 标准进展
(1)GB/T 34584-2025《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技术要求》已发布,对尾气温度、噪声、电磁兼容提出指标;
(2)ISO/TC 197 正在制定《Hydrogen generator systems for medical oxygen by-product — Safety and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预计2026年发布;
(3)中国医院协会牵头编制《医院氢能热电氧联供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双回路供氧、氢安全距离、防爆分区等条款。
七、风险分析与对策
7.1 技术风险
燃料电池寿命不足:需建立关键零部件(膜电极、双极板)国家级抽检平台
固态储氢放氢温度高:与SOFC尾气余热耦合,取消外部电加热,降低能耗8%。
7.2 安全风险
医用氧与氢同区布置,需设置≥6次 h⁻¹防爆通风、氢浓度<0.4%VOL联锁;
建议采用“氢氧分置+防爆墙+整体泄爆屋面”三重防护,已通过VdS 3523 an认证。
7.3 政策风险
医用氧销售需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审批周期12–18个月,建议能源公司与持有许可证的医用氧企业成立合资公司,缩短取证时间。
八、结论
热电氧氢联供(CHPOH)通过一次能源的多级转换与多产品协同,突破了传统能源系统“单一输出、低附加值”的瓶颈,综合能效可达90%以上,并已具备商业化复制条件。未来,随着SOFC/电解槽寿命延长、固态储氢成本下降及医用氧市场的持续扩容,CHPOH将成为医院、高海拔地区、数据中心、园区等高可靠性需求场景的首选零碳方案。建议政府部门加快制定氢氧联产标准与药品许可绿色通道,鼓励能源公司与医疗机构、数据运营商组建联合体,推广“零投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企业层面应提前布局固态储氢、SOFC电堆及氢氧安全系统集成能力,抢占零碳基础设施新浪潮。到2030年,CHPOH有望为城市能源系统提供安全、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解决方案。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氢简史 |  中国氯碱网 |  气体产业网 |  开封创新测控仪表有限公司 |  中国火力发电网 |  大连化物所 |  氯碱产业网 |  氢能专利转让平台 |  2020广州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及加氢 |  硅钼棒、硅碳棒、电热元件 |  会员专栏 |  北京国际氢能技术装备展览会 |
  | 关于我们  | 人才招聘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更多链接>> | 收藏本站 |

版权所有:文章版权归气体设备所有,没有本网书面授权,严禁转摘、镜像 信息产业部备案序号:豫ICP备17021983号-1
(顾问团队有气体设备设计、生产、调试、维修等服务经验)微信:13812683169 技术专线:13812683169 抖音;A13812683169 微视;13812683169 E-mail:cn1229
江苏省苏州吴中开发区、倡导行业正气之风,推动厂家技术创新.为提高气体设备,能源行业整体水平继续努力) 服务:QQ:1063837863、 1381268316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