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氢|制氮|制氧|气体设备|气体纯化|气体回收|混合配气
 
今天是
 
新闻搜索
 
最新新闻
1  氢能产业从爆热到稳步
2  制氢设备出口及现场技
3  制氢技术知识碎片化
4  电解制氢知识碎片化对
5  出口制氢设备售后服务
6  电解槽技术创新
7  氢专业就业难与氢市场
8  冬季电解制氢设备防冻
9  制氢电解槽极框材料和
10  集装箱制氢防冻措施
热门新闻
 通用阀门材料及常用技 55986
 水电解制氢设备术语和 32149
 燃料电池产业 25962
 蓝宝石生产和用途 22313
 六、氢气储存 20776
 氘气的物理性质、指标 19205
 世界八大气体公司 17101
 纯氧对人体的危害 16751
 超纯、洁净管要求、生 16451
 氩弧焊优点和缺点 16133
新闻中心  
制氢电解槽极框材料和技术发展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zq1229 发布时间:2025/9/24 8:25:48 阅读:20次 【字体:
 

制氢电解槽极框材料和技术发展

关键词:极框、金属极框、塑料极框、电解槽、电极、隔膜


描述:极框是制氢电解槽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起到支撑电极和隔膜、传导电流以及阻隔电解液的作用。传统的极框多采用金属材料,如碳钢,其虽具有高强度和耐压性能,但在高温高浓度的碱性电解液中容易腐蚀,且金属材质的加工成本高、重量大,给运输和维护带来困难。寻找一种轻质、耐腐蚀、加工方便的替代材料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需求。

一、引言
氢能源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载体,受到了广泛关注。电解水制氢技术作为氢气生产的重要途径,其核心部件——电解槽的性能优化成为研究热点。其中,极框作为电解槽的关键部件之一,其材料和结构的改进对提升电解槽性能、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塑料极框技术逐渐兴起,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制氢电解槽极框的背景与作用
极框是制氢电解槽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起到支撑电极和隔膜、传导电流以及阻隔电解液的作用。传统的极框多采用金属材料,如碳钢,其虽具有高强度和耐压性能,但在高温高浓度的碱性电解液中容易腐蚀,且金属材质的加工成本高、重量大,给运输和维护带来困难。因此,寻找一种轻质、耐腐蚀、加工方便的替代材料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需求。
A、塑料极框的材料选择与性能优势
一、塑料极框的材料选择与性能优势
(一)材料选择
塑料极框的主要材料包括聚四氟乙烯(PTFE)、聚砜(PSU)、聚苯砜(PPSU)、聚醚酰亚胺(PEI)等。其中,PSU因其优异的耐碱性能,主要应用于碱性电解槽;PPSU则因其卓越的耐高温、抗冲击和化学稳定性,成为高温高压电解槽极框的首选材料;PEI主要用于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槽,具有良好的耐酸性能。
(二)性能优势
1. 耐腐蚀性:塑料材料,尤其是高性能塑料如PTFE和PSU,具有极强的耐腐蚀性,能够抵抗碱性电解液中的腐蚀作用,延长极框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和更换的频率。
2. 轻质高强:与传统的金属极框相比,塑料极框的重量更轻,但强度依然足够支撑电解槽内的压力,有助于降低整个电解槽的重量,便于运输和安装。
3. 绝缘性能:塑料是良好的绝缘体,有助于减少电解过程中的电流泄漏,提高能量效率,同时增加了电解槽的安全性。
4. 适应性:塑料极框可以适应更广泛的温度和压力范围,使得电解槽能够在更恶劣的条件下稳定运行。
5. 设计灵活性:塑料的加工和成型较为容易,可以通过注塑成型工艺实现一体化成型,无需复杂焊接工艺,有效降低了成本。此外,塑料极框还可通过设计优化来改善极框的结构,以适应不同电解槽的设计需求,提高了电解槽的定制性和灵活性。
二、塑料极框的加工技术与工艺创新
塑料极框加工工艺在材料成型、焊接技术和精密制造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进展,显著提升了其在电解槽中的适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主要新进展如下:
(一)、注塑成型工艺的精细化与智能化
1.塑料极框通常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制造,该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可实现复杂结构部件制造等优点。通过注塑成型,可以将塑料材料加工成具有精确尺寸和复杂形状的极框,满足不同电解槽的设计要求。
2. 模温精准控制技术
   针对PPSU、PEI等高温塑料在注塑过程中的热稳定性差、易翘曲的问题,企业引入模温精准控制系统,确保模具温度稳定在±1℃以内,有效提升了成型一致性和尺寸精度。
3. 多段保压与冷却工艺
   创新采用多段保压+梯度冷却工艺,将极框的平面度误差控制在0.1mm/m²以内,显著减少产品内应力和翘曲变形,提升装配精度和密封可靠性。
3. 有限元模拟辅助设计
   利用有限元分析(FEA)优化模具流道结构和冷却路径,降低材料剪切热和冷却不均带来的残余应力,延长极框使用寿命。
4. 高速高精度注塑设备
   企业引进恩格尔赢泰等进口高速注塑机,配合10万级无尘车间,满足极框对高尺寸精度(±0.05mm)和高表面质量的要求,适用于大批量稳定生产。
(二)、激光焊接技术的引入与优化
1. 塑料激光焊接密封技术
   针对极框与双极板之间的密封问题,开发出激光透射焊接工艺,通过红外激光加热焊接膜,实现无接触、无应力、密封性强的连接,焊缝强度高、气密性好,适用于长期运行的电解槽系统。
2. 焊接参数智能调控
   引入激光功率与焊接速度协同控制系统,在焊接起始、结束及拐角处自动调节能量输入,避免过热、烧焦等缺陷,提升焊接一致性和良品率。
(三)、一体化成型与功能集成设计
1. 结构功能一体化注塑成型
   塑料极框通过一体化注塑成型实现流道、密封槽、定位孔等结构的集成,减少后续加工与装配工序,降低密封失效风险,提高整体可靠性。
2. 材料改性增强性能
   通过纤维增强、填料改性等手段提升塑料极框的机械强度、耐热性和尺寸稳定性,满足高压、高温、强腐蚀等苛刻工况需求。
(四)、质量控制与标准化体系建设
1. 汽车级质量管理体系导入
   企业导入汽车级质量管理体系,对原材料、注塑参数、后处理、检测等环节进行全流程控制,确保极框产品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2. 在线检测与数据闭环
   引入二次元投影仪、高度计、硬度测试仪等高精度检测设备,结合MES系统实现数据闭环管理,提升产品良率和交付稳定性。
三、新兴加工技术探索(前沿阶段)
1. 3D打印技术应用研究
   虽然尚未大规模商用,但部分研究机构和企业已开始探索高性能塑料的3D打印成型用于极框原型开发,有望在未来实现小批量、复杂结构、快速迭代的制造模式。
2. 热流道针阀自适应控制技术
   来自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的研究提出基于型腔压力反馈的热流道针阀自适应控制方法,可提升回收塑料成型过程中的压力一致性,为未来极框材料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基础
塑料极框的加工工艺正朝着精密化、智能化、一体化与绿色化方向快速发展。这些创新不仅显著提升了极框的性能和可靠性,也为电解槽的轻量化、降本增效提供了坚实支撑。随着材料技术与制造工艺的持续突破,塑料极框有望在未来氢能装备中扮演更加关键的角色。
四、塑料极框的应用现状与案例
(一)应用现状
目前,塑料极框已在多种类型的电解槽中得到应用,包括碱性电解槽(ALK)、质子交换膜电解槽(PEM)和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槽(AEM)。其应用不仅提高了电解槽的性能和可靠性,还降低了制造成本和设备重量,为电解槽的轻量化和大规模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应用案例
1. Stargate Hydrogen与巴斯夫合作:位于爱沙尼亚的电解槽制造商Stargate Hydrogen采用巴斯夫的Ultrason®材料制造其碱性水电解槽(AWE)反应堆栈中的极框。Ultrason® S是一种聚砜(PSU)材料,替代了镍等金属,使反应堆重量显著减轻,同时具备优异的耐高温和耐化学性能。这种材料替代方案不仅提高了电解槽的运行效率,还降低了成本,提升了绿氢生产的经济可行性。
2. 天际装备科技的专利创新:天际装备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申请了一项名为“带压力和流量调节结构的一体式塑料极框极板和电解槽”的专利。该专利通过在极板内部嵌入多个带压力和流量调节结构的金属片,解决了电解液流动过程中流量不均的问题,提高了电解槽的制氢效果。
3. 常州瑞璐塑业的创新解决方案:常州瑞璐塑业有限公司开发出先进的电解槽树脂密封框技术产品,采用特种工程塑料PSU、PEI等加工注塑成型的电解槽密封框代替原先金属极框,为客户提供了一种可靠且轻量化、易于安装的密封极框。其产品已通过1000小时耐久性测试,并为多家头部企业提供定制化极框方案。
五、塑料极框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
(一)面临的挑战
1. 性能提升需求:尽管塑料极框在耐腐蚀性、轻质高强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在高温高压等极端条件下,其性能仍需进一步提升,以满足更高要求的电解槽应用。
2. 成本控制:虽然塑料极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制造成本,但与传统金属极框相比,在某些应用场景下,其成本优势尚未充分体现。此外,塑料极框的加工工艺和材料成本仍需进一步优化,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3. 行业认可度: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塑料极框在行业内尚未得到广泛认可。部分企业对塑料极框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存在疑虑,需要更多的实际应用案例和数据支持。
(二)未来发展方向
1. 高性能材料研发:未来,研发具有更高耐温、耐压、耐腐蚀性能的新型塑料材料将是塑料极框技术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通过材料改性、复合材料开发等手段,进一步提升塑料极框的性能,满足不同电解槽技术的需求。
2. 加工工艺创新:持续优化注塑成型等加工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加工成本,同时确保产品质量和一致性。此外,探索新的加工技术,如3D打印等,为塑料极框的制造提供更多可能性。
3. 一体化设计与集成:进一步推动塑料极框的一体化设计与集成,减少装配部件和密封失效风险,提高电解槽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例如,通过注塑成型将流道、密封槽等结构集成于极框,实现功能集成化。
4. 应用拓展:随着塑料极框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应用范围将从现有的碱性电解槽、质子交换膜电解槽等向更多类型的电解槽技术拓展,如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槽(AEM)等。同时,塑料极框还可在其他相关领域,如燃料电池、储能设备等中寻找新的应用机会,进一步推动氢能产业的发展。
5. 标准化与规范化:建立健全塑料极框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为产品的设计、制造、检测和应用提供统一的依据,促进塑料极框技术的健康发展。这将有助于提高行业对塑料极框的认可度,推动其在更广泛范围内的应用。
六、
制氢电解槽塑料极框技术,凭借其耐腐蚀、轻质高强、绝缘性能优良、设计灵活等优势,在电解槽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材料研发、加工工艺创新以及应用案例的不断积累,塑料极框有望克服当前面临的挑战,进一步提升其性能和市场竞争力,为电解水制氢技术的发展和氢能产业的规模化应用提供有力支持。未来,塑料极框技术的发展将与电解槽技术的进步紧密相连,共同推动氢能产业迈向更加高效、经济、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B、电解槽金属极框与塑料极框的综合对比分析
电解槽作为核心设备,其极框材料的选择对于整个系统的性能、效率、成本和可靠性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目前,金属极框和塑料极框是两种常见的极框材料选择。从多个维度对金属极框和塑料极框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以期为电解槽的设计和选型提供科学依据。
一、材料性能对比
(一)机械性能
金属极框通常采用不锈钢、碳钢镀镍等材料,这些金属材料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韧性。在电解槽运行过程中,尤其是在高压和高电流密度的条件下,金属极框能够保持稳定的结构,不易发生变形或破裂。例如,碳钢镀镍、不锈钢极框的抗拉强度可达500 MPa以上,能够承受较大的机械应力,确保电解槽的密封性和稳定性。相比之下,塑料极框的机械强度较低,其抗拉强度通常在50 - 100 MPa之间。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塑料极框容易因机械应力而变形,尤其是在高压环境下,变形风险更高,可能导致电解液泄漏等问题。
(二)耐热性能
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能够在较高温度下稳定运行。例如,碳钢镀镍、不锈钢的耐热温度可达800℃以上,即使在电解槽内部温度升高时,金属极框也能保持其物理性能不变。这种耐热性能对于电解槽的长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大规模制氢过程中,电解槽内部的热量积累可能导致温度上升。而塑料极框的耐热性能较差,大多数塑料材料在100 - 200℃的温度范围内就会开始热老化,其物理性能会显著下降,如变脆、强度降低等。这不仅会缩短极框的使用寿命,还可能导致电解槽内部的热平衡被破坏,影响电解过程的稳定性。
(三)化学稳定性
金属极框在化学稳定性方面也具有显著优势。碳钢镀镍、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在电解液环境中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够长期稳定运行。例如,在强碱性电解液中,不锈钢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有效阻止了电解液对金属的进一步腐蚀。这种化学稳定性确保了电解槽的长期运行效率和安全性。相反,塑料极框在电解液环境中容易发生化学反应。许多塑料材料在与电解液长期接触时会被腐蚀,导致极框表面出现裂纹和腐蚀坑。这些缺陷不仅会削弱极框的结构完整性,还会引入杂质,影响电解液的纯净度,进而降低氢气的纯度,对电解槽的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二、电学性能对比
(一)导电性
金属极框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其电阻率较低,能够有效传导电流。例如,碳钢镀镍、不锈钢的电阻率约为7.2×10⁻⁸ Ω·m,这使得电流能够均匀分布在整个电解槽中,减少了电能损耗,提高了电解效率。良好的导电性还意味着电解槽内部的电流分布更加均匀,减少了局部过电位现象,延长了电极材料的使用寿命。而塑料极框的导电性较差,其电阻率通常在10⁸ - 10¹⁴ Ω·m之间。电流通过塑料极框时会遇到较大的阻力,导致电能损耗增加,降低了制氢效率。此外,塑料极框难以实现均匀的电流分布,局部电流密度过高会导致电极材料的快速消耗和极化现象,影响电解槽的整体性能。
(二)电化学稳定性
金属极框在电化学稳定性方面也表现出色。碳钢镀镍、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在电解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的电化学性能,不会因电化学反应而发生显著的性能变化。这种稳定性确保了电解槽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的效率和安全性。相比之下,塑料极框在电化学环境中容易发生老化和性能下降。塑料材料在电解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电化学降解,导致其表面性能和机械性能恶化。这种电化学不稳定性不仅会影响电解槽的性能,还可能导致电解液的污染,影响氢气的纯度。
三、环境适应性与可持续性对比
(一)环境适应性
金属极框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能够适应不同的气候和地理条件。金属材料耐候性强,不易受紫外线、盐雾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碳钢镀镍、不锈钢在高湿度和高盐雾环境中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够在沿海地区等恶劣环境下稳定运行。而塑料极框的耐候性较差,容易受到紫外线、盐雾等环境因素的侵蚀。在高湿度环境中,塑料极框容易吸湿膨胀,影响其尺寸精度;在高盐雾环境中,塑料极框容易被腐蚀,加速老化过程。
(二)可持续性
从可持续性的角度来看,金属极框也具有明显优势。金属材料如碳钢镀镍、不锈钢和铝合金具有良好的可回收性,回收利用率高,能够有效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废弃的金属极框可以通过回收再加工,重新用于生产新的电解槽部件,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相比之下,塑料极框的回收利用难度较大,成本较高。废弃的塑料极框难以自然降解,如果处理不当,会对土壤、水源等生态系统造成污染,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四、成本与维护对比
(一)成本
金属极框的初始成本相对较高,尤其是在采用高质量金属材料如碳钢镀镍、不锈钢时。然而,金属极框的使用寿命长,能够在长期运行中保持稳定的性能,减少了更换频率,降低了维护成本。从全生命周期成本来看,金属极框的性价比更高。塑料极框的初始成本较低,但其使用寿命短,需要更频繁地更换。此外,塑料极框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故障,导致电解槽停机维修,增加了维护成本和停机时间。
(二)维护
金属极框的维护相对简单,其结构稳定,不易出现变形或损坏。在正常运行条件下,金属极框的维护主要集中在清洁和检查表面腐蚀情况。而塑料极框的维护较为复杂,需要定期检查其变形、腐蚀和老化情况。由于塑料极框的使用寿命短,需要更频繁地更换,这增加了维护工作量和成本。
五、案例分析与实际应用
(一)大规模制氢项目
在大规模制氢项目中,金属极框的应用更为广泛。例如,在某大型工业制氢项目中,采用碳钢镀镍、不锈钢极框的电解槽在长期运行过程中表现出稳定的性能,制氢效率高,维护成本低。相比之下,采用塑料极框的电解槽在运行过程中多次出现变形和腐蚀问题,导致电解槽停机维修,影响了制氢效率和项目进度。
(二)小型制氢设备
在小型制氢设备中,塑料极框也有一定的应用,尤其是在对成本敏感的场景中。然而,随着设备运行时间的增加,塑料极框的性能下降明显,需要更频繁地更换。例如,在某小型实验室制氢设备中,塑料极框在运行一年后出现明显的变形和腐蚀,导致电解槽性能下降,最终需要更换为金属极框以恢复设备性能。
六、结论
综上所述,金属极框在机械性能、耐热性能、化学稳定性、电学性能、环境适应性和可持续性等多个方面均优于塑料极框。尽管金属极框的初始成本较高,但从全生命周期成本来看,其性价比更高,能够为电解槽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可靠保障。在大规模制氢项目中,金属极框是更优的选择,能够确保制氢效率和设备的长期可靠性。在小型制氢设备中,虽然塑料极框在初始成本上有一定优势,但其性能下降快,维护成本高,长期来看并不经济。因此,在电解槽的设计和选型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综合考虑材料性能、成本和可持续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极框材料,以推动电解水制氢技术的健康发展。

C、金属极框在电解槽中的优势分析

金属极框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在电解槽中展现出显著的优势,这些优势不仅体现在实验室研究中,更在实际工业应用中得到了广泛验证。
一、机械性能优势
(一)高强度与高韧性
金属极框通常采用不锈钢、铝合金等材料,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韧性。例如,304不锈钢的抗拉强度可达520 MPa以上,而常见的工程塑料(如PP-GF40)的抗拉强度仅为80 MPa左右。在电解槽运行过程中,尤其是在高压和高电流密度的条件下,金属极框能够保持稳定的结构,不易发生变形或破裂。相比之下,塑料极框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容易因机械应力而变形,尤其是在2.0 MPa的差压工况下,塑料极框的蠕变量可达2.1 %,而金属极框的蠕变量仅为0.05 %。这种变形不仅会影响电解槽的密封性,还可能导致电解液泄漏,增加安全风险。
(二)高弹性模量
金属极框的弹性模量显著高于塑料极框。例如,不锈钢的弹性模量为190 GPa,而塑料的弹性模量仅为8 GPa。这意味着在相同的密封压缩量下,金属极框的回弹率更高,能够更好地保持密封性能。在0.8 mm的密封压缩量下,金属极框的回弹率可达95 %以上,可重复使用500次以上;而塑料极框的回弹率仅为60 %,拆装3次后就需要更换。这种高弹性模量和良好的回弹性使得金属极框在长期运行中能够保持稳定的密封性能,减少维护成本。

(三)低线性膨胀系数
金属极框的线性膨胀系数相对较低,例如304不锈钢的线性膨胀系数为16×10⁻⁶ K⁻¹,而塑料极框的线性膨胀系数高达120×10⁻⁶ K⁻¹。在电解槽的启停过程中,温度变化会导致极框的热膨胀。金属极框的低膨胀系数使其在温度变化时的变形较小,能够更好地保持与双极板的接触精度。热-机械耦合有限元计算表明,在60 ℃的启停循环1 000次后,金属极框的最大变形仅为0.03 mm,而塑料极框的累计变形可达0.35 mm,已超出板-框接触面的平面度公差,影响电解槽的正常运行。
二、电学性能优势
(一)低电阻率与低电能损耗
金属极框具有低电阻率,例如304不锈钢的电阻率为7.2×10⁻⁸ Ω·m,而塑料极框的电阻率高达10¹² Ω·m。在电解槽运行过程中,电流通过极框时会遇到阻力,导致电能损耗。低电阻率的金属极框能够有效减少电能损耗,提高电解效率。在5 kA·m⁻²的电流密度下,金属极框自身的焦耳热仅为0.3 W,而塑料极框的焦耳热高达210 W,局部温升可达12 ℃,这不仅会降低电解效率,还可能导致质子膜干化,影响电解槽的寿命。
(二)均匀电流分布
金属极框的体导电特性使其能够实现均匀的电流分布。有限元模拟显示,金属极框的电流不均匀度仅为3 %,而塑料极框因依赖额外的钛/铜嵌件,电流不均匀度可达18 %。这种不均匀的电流分布会导致局部过电位升高,加速电极材料的消耗,降低电解槽的整体性能。在实际运行中,金属极框能够确保电解反应在电极表面均匀进行,提高氢气和氧气的产生效率,延长电极的使用寿命。
(三)低离子溶出率
金属极框在电解液环境中的化学稳定性较高,表面可原位形成Cr₂O₃钝化膜,有效阻止了金属离子的溶出。实验表明,金属极框的金属离子溶出率低于0.1 μg·cm⁻²·h⁻¹,30 000小时累计污染电解液小于1 ppm,避免了对电解液的污染。相比之下,塑料极框中的阻燃剂在水解后会释放磷酸根离子,浓度可达15 ppm,对质子膜的质子传导率造成5 %的不可逆衰减,影响电解槽的性能。

三、耐久性优势
(一)高耐腐蚀性
金属极框在电解液环境中表现出良好的耐腐蚀性。例如,316L不锈钢在30 % KOH、90 ℃、常压工况下的年腐蚀速率仅为1 μm,设计壁厚4 mm即可满足20年的使用寿命。而塑料极框(如PPS-GF40)的碱解指数为1.2 %·年⁻¹,3年后弯曲强度保持率仅为70 %,需要每5年更换一次。这种高耐腐蚀性使得金属极框能够在长期运行中保持稳定的性能,减少维护成本。
(二)高疲劳强度
金属极框具有高疲劳强度,能够承受频繁的压力循环。例如,304不锈钢的低周疲劳极限为225 MPa,可承受超过10 000次0→2 MPa的压力循环。而塑料极框的疲劳极限仅为40 MPa,2 000次循环后即出现银纹。在电解槽的启停过程中,频繁的压力变化会对极框产生疲劳损伤,金属极框的高疲劳强度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这种工况,延长使用寿命。
(三)低老化速率
金属极框在紫外线和高温环境中的老化速率较低。在UV-B 313 nm、0.89 W·m⁻²的光照下,1 000小时后金属极框表面无明显变化。而塑料极框的拉伸强度下降28 %,颜色由黑变灰,表面裂纹深度可达50 μm,成为碱液渗透的通道。这种低老化速率使得金属极框能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长期稳定运行,减少因环境因素导致的性能下降。

四、能效优势
(一)高热扩散率
金属极框具有高热扩散率,例如304不锈钢的热扩散率为3.8×10⁻⁵ m²·s⁻¹。这种高热扩散率使得金属极框能够快速均匀地传导热量,减少电解槽内部的温度差异。在实际运行中,金属极框能够将单槽温差控制在±1.5 ℃以内,电解电压离散性小于10 mV。相比之下,塑料极框的热扩散率仅为1.2×10⁻⁷ m²·s⁻¹,温差可达±6 ℃,电解电压标准差为40 mV,系统功耗增加3 %。这种高热扩散率不仅提高了电解效率,还减少了因温度不均匀导致的电解槽性能下降。
(二)低接触电阻
金属极框与双极板之间的接触电阻较低。例如,不锈钢镀金的接触电阻为0.8 mΩ·cm²,而塑料极框依赖导电聚合物填料的接触电阻为50 mΩ·cm²。在1 MW电解堆中,塑料极框的额外电耗可达28 MWh/年,折合14 t CO₂。低接触电阻不仅提高了电解效率,还减少了因接触电阻导致的电能损耗,降低了运行成本。
(三)高温运行能力
金属极框能够承受较高的运行温度。通过激光织构化技术,金属极框表面可形成50 μm宽、100 μm深的沟槽,碱液对流换热系数提高22 %,实现70 ℃的高温运行而不超出质子膜干化的临界值。这种高温运行能力不仅提高了电解效率,还减少了因低温运行导致的电解槽性能下降。

五、安全性优势
(一)高爆破压力
金属极框具有高爆破压力,例如DN300极框(壁厚4 mm)的爆破压力可达12 MPa,安全系数为6倍。而同尺寸的塑料极框爆破压力仅为2.5 MPa,仅能满足常压ALK系统的要求,无法适配未来3 MPa的AEM高压系统。高爆破压力使得金属极框能够在高压工况下安全运行,减少因压力过高导致的安全风险。

(二)低氢渗透率
金属极框的氢渗透系数较低,例如304不锈钢的氢渗透系数为2×10⁻¹¹mol·m⁻¹·s⁻¹·Pa⁻⁰·⁵。在DN300、3 MPa内压条件下,极框壁的氢通量仅为0.002 μmol·h⁻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相比之下,塑料极框(如PPS)的氢渗透系数高达9×10⁻¹⁰ mol·m⁻¹·s⁻¹·Pa⁻⁰·⁵,氢通量高出一个数量级,长期运行存在“氢鼓泡”分层风险。低氢渗透率显著降低了氢气泄漏的可能性,提高了电解槽的安全性。
(三)非可燃性与防爆性能
金属极框为非可燃材料,满足IEC 60079-0 Zone 1防爆要求。相比之下,塑料极框需添加阻燃剂(如十溴二苯乙烷)才能达到UL94 V-0等级,但阻燃剂在碱液中易析出,造成电解液电导率升高、泡沫增多,形成新的燃爆隐患。金属极框的非可燃性显著降低了电解槽在高氢浓度环境下的火灾风险,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六、环境与可持续性优势
(一)低环境影响
金属极框在运行过程中不会释放有害物质,对环境的影响较小。相比之下,塑料极框中的阻燃剂在水解后会释放磷酸根离子,对电解液造成污染,进而影响氢气的纯度和电解槽的性能。此外,塑料极框的生产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石油资源,而金属极框的生产过程相对更加环保。
(二)高可回收性
金属极框具有高可回收性,回收利用率高,能够有效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废弃的金属极框可以通过回收再加工,重新用于生产新的电解槽部件,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相比之下,塑料极框的回收利用难度较大,成本较高,废弃的塑料极框难以自然降解,如果处理不当,会对土壤、水源等生态系统造成污染,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三)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势
尽管金属极框的初始成本相对较高,但从全生命周期成本来看,其性价比更高。金属极框的使用寿命长,能够在长期运行中保持稳定的性能,减少了更换频率和维护成本。相比之下,塑料极框的使用寿命短,需要更频繁地更换,这增加了维护成本和停机时间。从全生命周期成本的角度来看,金属极框的总成本更低,能够为电解槽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七、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一)大规模制氢项目
在大规模制氢项目中,金属极框的应用更为广泛。例如,在某大型工业制氢项目中,采用不锈钢极框的电解槽在长期运行过程中表现出稳定的性能,制氢效率高,维护成本低。相比之下,采用塑料极框的电解槽在运行过程中多次出现变形和腐蚀问题,导致电解槽停机维修,影响了制氢效率和项目进度。
(二)小型制氢设备
在小型制氢设备中,金属极框同样表现出色。例如,在某小型实验室制氢设备中,采用不锈钢极框的电解槽在运行一年后性能依然稳定,而采用塑料极框的电解槽在运行半年后就出现了明显的变形和腐蚀问题,导致电解槽性能下降,最终需要更换为金属极框以恢复设备性能。

八、结论
综上所述,金属极框在电解槽中展现出显著的优势,这些优势不仅体现在实验室研究中,更在实际工业应用中得到了广泛验证。金属极框在机械性能、电学性能、耐久性、能效、安全性和环境可持续性等多个方面均优于塑料极框。尽管金属极框的初始成本较高,但从全生命周期成本来看,其性价比更高,能够为电解槽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可靠保障。在大规模制氢项目和小型制氢设备中,金属极框的应用均表现出色,能够确保制氢效率和设备的长期可靠性。因此,在电解槽的设计和选型过程中,金属极框是更优的选择,能够推动电解水制氢技术的健康发展,为清洁能源的生产提供高效、稳定、安全的解决方案。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氢简史 |  中国氯碱网 |  气体产业网 |  开封创新测控仪表有限公司 |  中国火力发电网 |  大连化物所 |  氯碱产业网 |  氢能专利转让平台 |  2020广州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及加氢 |  硅钼棒、硅碳棒、电热元件 |  会员专栏 |  北京国际氢能技术装备展览会 |
  | 关于我们  | 人才招聘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更多链接>> | 收藏本站 |

版权所有:文章版权归气体设备所有,没有本网书面授权,严禁转摘、镜像 信息产业部备案序号:豫ICP备17021983号-1
(顾问团队有气体设备设计、生产、调试、维修等服务经验)微信:13812683169 技术专线:13812683169 抖音;A13812683169 微视;13812683169 E-mail:cn1229
江苏省苏州吴中开发区、倡导行业正气之风,推动厂家技术创新.为提高气体设备,能源行业整体水平继续努力) 服务:QQ:1063837863、 1381268316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