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氢|制氮|制氧|气体设备|气体纯化|气体回收|混合配气
 
今天是
 
新闻搜索
 
最新新闻
1  氢能爱好者免费学习氢
2  气体设备网创办人
3  碱性电解槽弹性支撑网
4  1000方碱性电解槽
5  制氢加氢站
6  PEM制氢系统电气与
7  碱性电解槽10年质保
8  电解槽测试平台
9  电解槽成本与市场售价
10  集装箱制氢设备吊装(
热门新闻
 通用阀门材料及常用技 55889
 水电解制氢设备术语和 32035
 燃料电池产业 25874
 蓝宝石生产和用途 22222
 六、氢气储存 20685
 氘气的物理性质、指标 19118
 世界八大气体公司 17003
 纯氧对人体的危害 16658
 超纯、洁净管要求、生 16366
 氩弧焊优点和缺点 16032
新闻中心  
制氢加氢站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zq1229 发布时间:2025/8/19 16:13:53 阅读:14次 【字体:
 
制氢加氢站
气体设备  13812683169
关键词:电解水制氢加氢站,制氢设备(电解装置)、氢气纯化、压缩设备(压缩机)、储氢设备、储氢瓶、加氢设备、加氢及冷却系统
描述:制氢加氢站建设的准入要求、行政审批程序和管理细则尚待进一步明确和完善,没有统一的加氢站审批及管理办法,其归口管理至今未明确,导致加氢站建设审批流程繁杂、回报周期过长,各地对加氢站等氢能项目的审批流程和许可标准差异较大,并且普遍不够透明和规范,严重拖累了氢能基础设施及整个产业链条的发展步伐。A,制氢加氢站推广的难点一、成本因素1.1建设成本高:制氢加氢站的建设成本高昂,是普通加油站的5倍以上。以站内电解水制氢加氢站为例,投建成本包括建设费用、制氢设备(电解装置)、氢气纯化、压缩设备(压缩机)、储氢设备(储氢瓶)和加氢设备(加氢及冷却系统)等几大方面的成本支出。此外,70MPa加氢站的设备成本更高,仅70MPa加氢设备的投资就高达800万左右。1.2 运营成本高:氢气的生产、运输和储存成本较高,导致加氢站的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现阶段我国加氢站主要以长管拖车等公路运输方式为主,运输成本高且效率低。例如,主流的长管拖车运输高压气氢200公里运氢成本高达11元/千克。此外,加氢站的电力成本和人力成本也较高,特别是70MPa加氢站。1.3 盈利困难:由于氢燃料电池汽车在新能源汽车中的保有量占比较低,加氢站普遍面临“吃不饱”问题,导致其正常运营面临风险,投资回收期长,企业收益难以得到保障。
二、政策法规因素2.1 审批流程复杂:国内没有统一的加氢站审批及管理办法,其归口管理至今未明确,导致加氢站建设审批流程繁杂、回报周期过长,建一个加氢站要盖多个章。各地对加氢站等氢能项目的审批流程和许可标准差异较大,并且普遍不够透明和规范,严重拖累了氢能基础设施及整个产业链条的发展步伐。2.2法规限制多:加氢站建设的准入要求、行政审批程序和管理细则尚待进一步明确和完善,目前省内已建成或在建加氢站点存在验收、取证无标准条例可循等困难。三、技术因素3.1制氢技术有待突破:制氢方法如氨分制氢,甲醇,甲烷重整是一个能源密集型产业,且会产生污染排放物。而电解水制氢虽清洁但成本高,且我国现有制氢技术大多依赖煤炭和天然气等一次性能源,其经济性与传统化石能源相比存在差别。3.2储运技术难度大:氢气的储存条件非常严苛,不像其他气体那样容易压缩,通过管道运输成本高。液氢加氢站的难点在于整个加注系统的低温绝热性,以及加注设备的研发,目前国内外关于液氢加注设备仍处于研发试验状态,成熟产品较少,难以满足建站需求。3.3设备国产化程度低:国产的加氢站用氢气压缩机、加注机等设备性能与国外相比尚存在差距,关键部件和材料主要依靠进口,一定程度限制了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和加氢站建设。四、市场需求因素4.1 车辆保有量低:氢燃料电池汽车在新能源汽车中的保有量占比较低,加氢站的市场需求不足,导致其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进而影响了加氢站的建设和运营。加注车辆较少,限制了加氢站的良性滚动发展。4.2 应用场景有限:目前加氢站主要服务于公交、港口、城际物流等特定领域,民用汽车领域的应用较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加氢站的推广。五、安全因素5.1 氢气易燃易爆:氢气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其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问题需要考虑周全,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运输不便,运费太高,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5.2公众认知不足:公众对氢气的安全性存在疑虑,对制氢加氢站的建设存在抵触情绪,这也给制氢加氢站的推广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六、基础设施因素6.1加氢站数量少:与数量众多且广泛分布的传统加油站和快速普及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相比,加氢站规模体量依旧偏小,未来仍具备极大的拓展与提升空间。目前全球只有几千座加氢站,其中大部分位于日本和加州。6.2 选址难度大:加氢站的选址难度较大,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土地资源、安全距离等。特别是在大城市、人口密集地区,依托现有加油站设施进行改造困难较大。
B,制氢加氢站的推广
一,政策支持1.1 建设补贴:多地出台政策对加氢站建设给予补贴,如重庆市对纳入全市整体规划并建成运行的加氢站,按建设实际投资(不含土地成本)的30%对加氢站投资主体进行补贴,单站补贴金额最高不超过300万元。1.2 运营补贴:一些地区对加氢站运营也给予补贴,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企业建设运营加氢站的积极性。1.3 税收优惠:对制氢加氢站相关企业给予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产业发展。
二,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2.1 制氢技术创新:加大对高效低成本制氢技术的研发投入,如电解水制氢技术的优化,降低制氢成本。2.2加氢设备升级:研发和应用更高效的加氢设备,提高加氢效率,缩短加氢时间。2.3储运技术改进:发展氢气的高效储运技术,降低储运成本。
三,基础设施建设3.1合理布局规划:加快加氢站网络布局,重点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区域。3.2建设模式多样化:推广制氢加氢一体站、液氢储氢型加氢站等各类加氢站,鼓励利用现有加油站、加气站等建设加氢基础设施。
四,市场推广与应用4.1 推动示范应用:在公交、物流、港口等特定场景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如北京冬奥会期间成功运行的FCEV公交线路。4.2跨行业合作:促进能源供应商、整车制造商及零部件供应商之间的战略合作,形成上下游联动效应。4.3联合营销:与加油站、充电桩运营商合作开展联合营销活动,提供“油/电/氢”一体化能源解决方案。
五,安全与标准规范5.1 建立标准体系:制定和完善涵盖设计制造、安全检测、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国家标准体系。5.2加强安全监管:建立健全氢气质量监督机制,加强对加氢站的安全监管。
六,公众教育与宣传6.1科普活动:通过媒体宣传、科普活动等形式提高社会公众对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的认知度,消除误解。6.2品牌推广:通过社交媒体、行业论坛等渠道发布加氢站建设进度、技术创新成果以及用户案例,提升品牌知名度。C,制氢加氢站案例:

一,制氢加氢一体站1.1 广东佛山南庄制氢加氢一体站:这是国内较早的制氢加氢一体站,采用分布式天然气制氢技术,包括小型重整转化炉等装备。该站是在原有天然气加气站基础上改扩建的,占地面积约5亩,整个围墙占地30×70平方米。这种模式充分利用了现有基础设施,降低了建设成本,同时解决了氢气的制取和加注问题,为周边地区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提供了稳定的氢源,推动了当地氢能产业的发展。1.2 辽宁大连盛港综合加能站:这是国内首座商业运营的制氢加氢一体站,采用中国石化自有技术,每天可产出1000公斤能满足燃料电池氢气标准的高纯度氢气。该站的建成运营,不仅为当地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提供了加氢服务,还为制氢加氢一体站的商业化运营提供了宝贵经验,展示了该模式在大规模应用中的可行性。
1.3.中国石化广西南宁振兴制氢加氢一体站:采用中国石化自有技术,每天能产出500公斤99.999%高纯度氢气,可满足40多辆氢燃料车用氢需求。该站的建设进一步丰富了制氢加氢一体站的应用场景,为城市公共交通等领域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综合能源站2.1广东石油广州东明三路加能站:这是粤港澳大湾区首座集加油、加氢、充电、光伏于一体的综合能源服务站,配备两台加氢机,日加氢能力500公斤,可满足6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用氢需求。这种综合能源服务站的模式,将多种能源补给方式集成于一体,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还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能源补给选择,有助于推动氢能与其他能源的协同发展。2.2中石化湖北武汉石油分公司加氢站:技术提供单位为中石化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应用单位为中国石化湖北武汉石油分公司。改造前,武汉加油站仅包括一个加油区域,无法满足氢燃料电池客车和重卡的加注需求。改造后,采用加氢站成套装备,实现了加氢站全流程高效节能运行。该案例展示了传统加油站向综合能源站转型的可行性,为其他地区加油站的升级改造提供了参考。
三,氢能走廊建设3.1京津唐氢能走廊:中国石化建成投运天津首批商用加氢站——天津石油空港西十四道站、临港十六路站,填补了天津保税区空港、临港区域加氢市场的空白;并将北京青云店加氢站和天津空港西十四道加氢站作为重要补氢场站,与京东、宜家等企业签订运输服务协议,为往返京津两地的氢燃料电池物流运输车辆提供能源保障,成功构建京津货运“零碳”物流新模式。这种以物流线路为基础的氢能走廊建设,有效促进了氢能汽车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推动了区域氢能产业的发展。3.2沪嘉甬氢能走廊:中国石化积极推动在浙江、上海布设加氢站点,成功建成国内首座采用微管网输氢的浙江嘉兴平湖滨海大道加氢站、国内首座同时满足35兆帕和70兆帕氢气加注需求的上海青卫油氢合建站。氢能重卡续航半径从上海金山地区延展至浙江宁波地区,初步打通“环杭州湾”沪嘉甬氢能走廊。该案例通过在主要交通沿线布局加氢站,形成了区域氢能交通网络,为氢能汽车的跨区域运行提供了保障,促进了氢能产业在区域内的协同发展。四,撬装式制加氢一体站4.1西安新港氢能热电联产示范项目:由陕西燃气集团西安新港分布式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赛克赛斯氢能作为EPC总包,采用公司自主生产PEM制氢机组,在制氢、储氢、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等方面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实现“制、储、加、用”氢一体化运作。该项目通过撬装式制加氢一体站的设计,实现了氢气的即产即用,有效解决了氢源存储、运输难题,为分布式能源场景下的氢能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4.2 广州高新研究院制加氢一体项目:由广州高新区能源技术研究院投资建设,设计完成的全国首套PEM电解水制氢加氢一体机。该设备主要由制氢及纯化、压缩、加注、冷却、控制、辅助等系统组成,能够满足不同场景需求。该案例展示了撬装式制加氢一体站在科研机构等特定场景下的应用,为氢能技术的研发和示范提供了便利条件。五,特定场景应用
5.1白云区加氢站:广州市白云区为推动氢能源建筑垃圾运输车辆使用推广工作,建设了区内加氢站(综合能源站)。2024年3月,白云区首座加氢站正式投放运营,11月又新落成1座石湖加氢站,两个加氢站日均可服务车辆100台以上。这种以特定应用场景(如建筑垃圾运输)为切入点的加氢站建设模式,有效解决了氢燃料电池汽车在该领域的用氢需求,推动了氢能在城市管理等领域的应用。5.2大冶东综合能源站:湖北大冶市建成的大冶东综合能源站,主要服务大冶地区投用的12台氢能公交车、5台氢能重卡和8台厢式货车。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氢简史 |  中国氯碱网 |  气体产业网 |  开封创新测控仪表有限公司 |  中国火力发电网 |  大连化物所 |  氯碱产业网 |  氢能专利转让平台 |  2020广州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及加氢 |  硅钼棒、硅碳棒、电热元件 |  会员专栏 |  北京国际氢能技术装备展览会 |
  | 关于我们  | 人才招聘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更多链接>> | 收藏本站 |

版权所有:文章版权归气体设备网所有,没有本网书面授权,严禁转摘、镜像 信息产业部备案序号:豫ICP备17021983号-1
(顾问团队有气体设备设计、生产、调试、维修等服务经验)微信:13812683169 技术专线:13812683169 抖音;A13812683169 微视;13812683169 E-mail:cn1229
江苏省苏州吴中开发区、倡导行业正气之风,推动厂家技术创新.为提高气体设备,能源行业整体水平继续努力) 服务:QQ:1063837863、 1381268316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