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AEM 制氢技术与材料 |
双击自动滚屏 |
发布者:zq1229 发布时间:2025/9/2 8:16:14 阅读:25次 【字体:大 中 小】 |
|
|
AEM 制氢技术与材料
一、引言 电解水制氢技术作为获取绿色氢气的关键路径,受到广泛关注。其中,阴离子交换膜(AEM)电解水制氢技术因其兼具高效与低成本的特性,正逐渐成为行业研究和应用的焦点。AEM 制氢技术的发展与关键材料的进步密切相关,本文将深入探讨 AEM 制氢技术的关键材料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二、AEM制氢技术的基本原理 AEM制氢技术,即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技术,是一种基于膜电极(MEA)设计的低温电解水制氢技术。其主要结构由阴离子交换膜和两个过渡金属催化电极组成,一般采用纯水或低浓度碱性溶液作为电解质,并使用具有成本效益的非贵金属催化剂。 在AEM电解槽中,工作原理如下:在1.8 - 2.5V电压的驱动下,水分子从阳极穿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阴极,在阴极催化剂作用下发生析氢反应(HER),产生氢气;同时,氢氧根离子(OH⁻)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回到阳极,在阳极催化剂作用下发生析氧反应(OER),产生氧气。 三、AEM制氢技术的优势 (一)成本优势AEM制氢技术使用非贵金属催化剂,如镍、铁基催化剂,相比PEM制氢技术中使用的贵金属催化剂(如铂、铱),原材料成本大幅降低。此外,AEM电解槽的结构相对简单,制造成本也较低。 (二)性能优势AEM制氢技术兼具了碱性电解水的低成本和质子交换膜电解水的高性能。它能实现快速响应与高电流密度,具备类似于PEM膜电极的结构,在高压制氢环境下能有效隔离氢气与氧气,保证制氢安全性。!(三)环境友好AEM制氢技术的催化剂制备采用环保绿色的方法,不使用高温高压、强酸强碱以及有机溶剂,制备速度快且可放大。
四、AEM制氢技术的发展现状 (一)技术突破近年来,AEM制氢技术在催化剂和膜材料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稳石氢能开发了一种基于镍钴铁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催化剂,通过掺杂其他金属元素和对碳纳米管、石墨烯进行改性,显著提升了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此外,一些研究团队通过共电沉积技术、电沉积技术等方法,制备了高性能的析氧电极和析氢电极。 (二)商业化进展2024年9月,稳石氢能中标兆瓦级AEM应用示范项目,标志着AEM兆瓦级技术已开始商用探索。2025年,全球范围内可能出现更多兆瓦级AEM制氢示范项目,欧洲、中国和北美等地区有望率先落地。此外,亿纬氢能于2025年3月发布了全球首台100kW AEM制氢电解槽,德林海于4月发布了全球首创1Nm³h 22MPa AEM电解槽,这些进展表明AEM制氢技术正在逐步走向商业化。 五、AEM制氢技术面临的挑战 (一)膜材料稳定性目前,AEM膜的化学和机械稳定性仍存在问题,影响其性能表现。提高膜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是AEM制氢技术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二)成本竞争力尽管AEM制氢技术在原材料成本方面具有优势,但与成熟的碱性电解水技术相比,其整体成本仍较高。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是AEM制氢技术未来发展的关键。 (三)规模化应用AEM制氢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成本的降低以及市场的接受度等。 六、AEM制氢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技术创新未来,AEM制氢技术的发展将聚焦于探索和优化非贵金属催化剂,开发新型纳米结构、多相催化剂和界面工程等,以提高催化活性与稳定性。同时,研究人员将致力于开发具有高导电率、离子选择性和长期碱性稳定性的AEM。 (二)成本降低随着技术的成熟和规模化生产的实现,AEM制氢设备的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一旦成本接近碱性电解水水平,AEM制氢技术将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七、AEM 制氢技术的关键材料 (一)阴离子交换膜 阴离子交换膜是 AEM 制氢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电解槽的效率和寿命。目前,AEM 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材料体系革新、电堆设计优化和系统智能化三个方面。例如,西湖大学孙立成院士团队通过创新设计,开发出新型高稳定阴离子交换膜材料,有效解决了传统材料在高温强碱环境下的稳定性问题。这种材料通过将哌啶阳离子以“悬垂结构”连接至聚合物主链外,抑制了霍夫曼消除反应,从而显著提高了膜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二)催化剂 催化剂在 AEM 电解水制氢技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性能直接影响电解效率和成本。目前,AEM 制氢技术广泛采用非贵金属催化剂,如镍、铁基材料,这些材料在碱性环境中的稳定性较好,且成本较低。例如,稳石氢能开发了一种基于镍钴铁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催化剂,通过掺杂其他金属元素和对碳纳米管、石墨烯进行改性,显著提升了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此外,南通禾帆氢能采用资源丰富的过渡金属完全替代贵金属,开发出自支撑催化电极片,显著提高了催化剂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八、关键材料的发展现状 (一)阴离子交换膜 近年来,AEM 膜材料在性能和稳定性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国内厂商已开发出氟型增强膜,结合陶瓷纳米纤维提升机械强度。此外,自修复膜材料成为研发热点,通过微胶囊技术或动态共价键实现膜结构损伤的原位修复,延长使用寿命至 8 万小时以上。这些技术进步为 AEM 制氢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催化剂 在催化剂方面,研究人员不断探索新的材料和制备方法,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例如,采用微波水热电沉积工艺原位生长催化剂,开发出有序化、高导电、多活性点位的低成本 OER 催化剂。此外,反应釜水热反应工艺也被用于制备高性能的 LDH 催化剂。这些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催化剂的性能,还降低了其成本,为 AEM 制氢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可能。
九、关键材料面临的挑战 (一)阴离子交换膜 尽管 AEM 膜材料在性能和稳定性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膜材料的化学稳定性仍需进一步提高,以满足长期运行的要求。此外,膜材料的离子传导率和机械强度也需要进一步优化,以提高电解槽的效率和寿命。 (二)催化剂 对于催化剂而言,活性与稳定性的平衡是一个关键挑战。在保持高活性的同时,实现数千甚至上万小时的长期稳定运行,是催化剂研发的重要方向。此外,如何将催化剂与 AEM 膜、气体扩散层等高效集成,构建高性能、长寿命的膜电极组件,也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十、关键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阴离子交换膜 未来,AEM 膜材料的发展将聚焦于进一步提高其离子传导率、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研究人员将不断探索新的聚合物材料和合成方法,以开发出更高性能的膜材料。此外,自修复膜材料和有机 - 无机复合膜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通过这些技术的进步,AEM 膜材料的性能将得到显著提升,从而推动 AEM 制氢技术的大规模应用。
(二)催化剂 在催化剂方面,未来的发展将集中在开发更高效的非贵金属催化剂,以进一步降低成本并提高电解效率。研究人员将探索新的材料体系和制备方法,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例如,开发基于过渡金属的单原子催化剂和纳米结构催化剂,将为 AEM 制氢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此外,膜电极一体化(MEA)的优化也将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通过将催化剂与 AEM 膜、气体扩散层等高效集成,构建高性能、长寿命的膜电极组件。
结论 AEM 制氢技术因其兼具高效与低成本的特性,正逐渐成为氢能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热点。阴离子交换膜和催化剂作为 AEM 制氢技术的关键材料,其发展对技术的进步至关重要。近年来,AEM 制氢技术在关键材料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未来,随着材料科学和电化学技术的不断进步,AEM 制氢技术的关键材料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推动该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为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持。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