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氢|制氮|制氧|气体设备|气体纯化|气体回收|混合配气
 
今天是
 
新闻搜索
 
最新新闻
1  无人机领域职业
2  第七届亚洲氢能与燃料
3  无人机驾驶员
4  氢氮合成生产绿色氨A
5  欧洲2025上半年光
6  2025 
7  氢能:跨越技术鸿沟,
8  氢应用生态正逐步走向
9  从实验室到产业化,氢
10  氢气泄漏检测变色材料
热门新闻
 通用阀门材料及常用技 55770
 水电解制氢设备术语和 31691
 燃料电池产业 25627
 蓝宝石生产和用途 22118
 六、氢气储存 20580
 氘气的物理性质、指标 18993
 世界八大气体公司 16885
 纯氧对人体的危害 16530
 超纯、洁净管要求、生 16199
 氩弧焊优点和缺点 15897
新闻中心  
PPS隔膜改性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zq1229 发布时间:2022/4/20 11:11:38 阅读:107次 【字体:
 

PPS隔膜改性

关键词:聚苯硫醚(PPS)、PPS隔膜疏水性、亲水性、

描述:
聚苯硫醚(PPS)是一种高性能热塑性工程塑料,优异的耐高温、耐化学腐蚀和机械强度,应用于电池隔膜、过滤膜等领域。PPS本身因分子链中苯环和硫醚键的疏水性,化学处理的核心是通过化学反应在PPS分子链上引入亲水性官能团,比如磺酸基(-SO₃H)或者羰基(-C=O)。这种方法直接从分子层面入手,改性效果非常显著,亲水性处理提升PPS隔膜的水浸润性和功能适用性。 
气体设备:       工艺,参数仅供科普。


聚苯硫醚(PPS)是一种高性能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耐化学腐蚀和机械强度,广泛应用于电池隔膜、过滤膜等领域。然而,PPS本身因分子链中苯环和硫醚键的疏水性,导致其表面难以被水润湿。亲水性处理旨在提升PPS隔膜的水浸润性和功能适用性,尤其在电池电解液浸润、过滤膜抗污染等场景中至关重要。

一、. PPS隔膜疏水性的根源
分子结构:PPS主链由苯环与硫醚键交替连接,缺乏极性基团,表面能低(约30-40 mJ/m²),导致疏水(接触角>90°)。


二、亲水性处理的核心方法
亲水性处理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技术领域。它的核心问题在于:PPS本身性能优异,但疏水性太强,直接限制了它在电解水等需要高效离子传输的场景中的应用。解决这个问题,就像给PPS隔膜“开窍”,让它从“排斥水”变成“拥抱水”。目前的技术路径主要分为三类:化学处理、物理处理和复合处理。

2.1 化学改性
化学处理:从分子层面“改造”PPS
化学处理的核心是通过化学反应在PPS分子链上引入亲水性官能团,比如磺酸基(-SO₃H)或者羰基(-C=O)。这种方法直接从分子层面入手,改性效果非常显著。
比如,有一种多步化学处理方法,包括氯磺化、氨化、戊二醛处理和接枝壳聚糖。经过这些步骤,PPS隔膜的水接触角从117°降到了49°,水滴几乎瞬间被吸收,亲水性提升得非常夸张。还有一种磺化方法,通过两步浸润处理(先用卤代烷预浸润,再用良溶剂超声浸润),在PPS隔膜表面引入磺酸基(-SO₃H)。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亲水性,还让隔膜在高温碱性环境下保持了长期稳定性,面电阻稳定在0.25-0.34Ω·cm²。
但化学处理有一个隐患:改性后的官能团可能不稳定。比如,磺化改性隔膜在长期使用中,亲水官能团可能会脱落,导致性能下降。这种“寿命短”的问题,是化学处理需要克服的瓶颈。

通过化学反应在PPS表面引入极性基团:
磺化处理:
原理:浓硫酸或发烟硫酸与PPS反应,在苯环上引入磺酸基(-SO₃H)。
效果:显著提高表面极性,接触角可降至<50°。
步骤:
PPS膜浸泡于浓硫酸(60-80℃)中反应数小时。
中和洗涤,去除残留酸。
注意:过度磺化可能破坏膜机械强度,需控制反应时间。
氧化处理:
原理:强氧化剂(如HNO₃、H₂O₂)氧化PPS表面,生成羟基(-OH)或羧基(-COOH)。
适用场景:需温和改性的场合,避免过度腐蚀。
接枝共聚:
原理:通过辐照(γ射线、等离子体)活化PPS表面,接枝亲水单体(如丙烯酸、乙烯基吡咯烷酮)。
优势:可精准调控接枝链长度与密度。

2.2 物理改性
物理处理:不改化学结构,靠表面“打磨”提升亲水性,通过物理手段改变表面形貌或覆盖亲水层:
物理处理的思路是通过改变PPS隔膜的表面形貌或引入表面活性基团来提升亲水性,而不改变它的化学结构。这种方法更温和,但效果也很不错。
等离子体处理是一个典型例子。通过高能粒子轰击PPS表面,可以在表面引入-OH、-COOH等亲水性基团,同时增加表面粗糙度,从而显著提升亲水性。比如,有一种方法是将PPS隔膜用等离子体处理后,再在70℃的丙烯酸水溶液中进行接枝反应。经过这种处理,PPS隔膜的亲水性在强酸强碱环境下依然保持优越,甚至在24小时浸泡后也没有明显下降。
物理处理的优点是环保、简单,而且不会破坏PPS的化学稳定性。但它的效果通常不如化学处理那么“彻底”,尤其是在长时间使用后,亲水性可能会有所下降
等离子体处理:
原理:氧气或氮气等离子体轰击PPS表面,生成含氧/氮极性基团(如C=O、-NH₂)。
效果:接触角可降至30-50°,但时效性较短(需后续稳定化处理)。
表面涂覆:
亲水涂层材料:聚乙烯醇(PVA)、聚多巴胺(PDA)、二氧化钛(TiO₂)溶胶。
工艺:浸渍-提拉法、喷涂、旋涂。
优化方向:
引入交联剂(如戊二醛)增强涂层附着力。
纳米复合涂层(如TiO₂/PVA)兼顾亲水性与耐久性。
共混改性:
原理:在PPS成膜前添加亲水性聚合物(如聚醚砜PES、聚酰亚胺PI)共混。
挑战:需兼容PPS的高温加工条件(熔融温度>280℃)。
2.3复合处理:让PPS隔膜“内外兼修”
复合处理的思路是通过在PPS隔膜表面涂覆功能涂层,或者引入其他材料形成复合结构,来提升亲水性。这种方法结合了PPS隔膜的优点和功能涂层的特性,是一种“取长补短”的策略。
比如,有一种方法是将氧化锆和PPS材料混合后纺丝,形成表层膜,再与芳纶材料结合形成芯膜,最后通过热压延和水刺工艺制成复合隔膜。这种隔膜不仅亲水性好,还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还有一种方法是在PPS隔膜表面涂覆含有二氧化锆和聚合物的功能涂层。这种涂层可以通过氢键与水分子结合,显著改善亲水性。
复合处理的优点是综合性能优异,但它的工艺复杂,成本较高,适合对性能要求特别高的场景。
2.4 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哪种技术,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如果目标是短期提升亲水性,化学处理可能是最快捷的选择;如果更看重耐久性和环保性,物理处理会是更好的方案;而如果需要综合性能优异的隔膜,复合处理无疑是最佳选择。
2.5  PPS隔膜亲水性改性的研究方向可能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开发更稳定的化学改性方法,解决亲水官能团脱落的问题;二是探索更高效的物理处理技术,比如等离子体处理与表面涂覆的结合;三是优化复合处理工艺,降低成本,提升工业化应用的可行性。
总的来说,PPS隔膜的亲水性改性是一个充满挑战但也极具潜力的研究方向。它不仅关系到电解水制氢的效率,还可能为其他领域(比如燃料电池、储能电池)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如果你有具体的应用场景或者技术需求,咱们可以再深入聊聊

三、处理效果评价与关键参数
评价指标    测试方法    目标值(参考)
接触角    静态接触角测量仪    <60°(亲水),<30°(超亲水)
电解液浸润性    电解液(如EC/DMC)滴落观察浸润时间    浸润时间<5秒(电池隔膜要求)
孔隙率与通量    压汞法、液体通量测试    孔隙率保持>40%,通量下降<20%
机械强度    拉伸试验(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    抗拉强度>50 MPa(维持原性能)
化学稳定性    酸碱/电解液浸泡后接触角与形貌变化    接触角变化<10%


四、化学处理对PPS隔膜性能的影响
4.1亲水性提升:通过化学处理,如磺化、硝酸改性等,可以在PPS隔膜表面引入大量的亲水性官能团,如-SO3H、-CO、-NH2、-NO2等,从而显著提高隔膜的亲水性。例如,经过硝酸改性后,PPS膜的接触角可以降到0°,表现出超亲水性。磺化处理也可以使隔膜的吸碱性能提高。
4.2离子传导性增强:亲水性的提高有助于电解液在隔膜中的渗透和离子的传导,从而降低电解槽的内阻,提高电解效率。例如,经过化学改性的PPS隔膜在碱性电解水条件下表现出较低的面电阻,能够长时间保持较好的亲水性,为碱性条件下电解水制备氢气提供了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可能。
4.3耐化学腐蚀性:化学处理后的PPS隔膜在酸碱溶液中表现出优异的耐腐蚀性能。例如,经过硝酸改性的PPS膜在pH=1、7和14的溶液中处理后,其耐酸碱腐蚀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4.4力学性能变化:虽然化学处理可以提高PPS隔膜的亲水性,但某些处理方法可能会对隔膜的力学性能产生不利影响。例如,强氧化性的铬酸处理可能会导致PPS大分子链段分解,从而降低隔膜的机械强度。因此,在进行化学处理时,需要平衡亲水性提升和力学性能保持之间的关系。
4.5稳定性问题:一些化学处理方法,如磺化法,可能会导致亲水官能团在后续应用中不稳定,影响隔膜的耐久性。因此,开发结构稳定的亲水改性PPS隔膜是当前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化学处理能够有效提升PPS隔膜的亲水性和离子传导性,增强其耐化学腐蚀性,但在力学性能和稳定性方面仍存在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优化处理工艺以克服这些问题。


五、提升PPS隔膜化学稳定性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5.1复合隔膜的制备:
表面涂覆:通过在PPS隔膜表面涂覆功能涂层,可以显著提高其化学稳定性。例如,使用含有二氧化锆和聚合物的浆料进行涂覆,氧化锆中的氧离子与电解液中的水形成氢键,不仅改善了PPS的亲水性,还增强了其化学稳定性 。
原位复合技术:通过原位复合技术,将PPS与无机颗粒(如氧化锆)结合,形成复合隔膜。这种复合隔膜不仅提高了亲水性,还显著增强了化学稳定性,特别是在碱性电解水过程中,有效解决了氢气渗透问题 。
5.2化学改性:
交联处理:通过交联处理,可以提高PPS隔膜的化学稳定性。交联处理可以增强分子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少分子链的断裂和重排,从而提高隔膜的耐化学腐蚀性 。
磺化处理:虽然磺化处理可以提高PPS的亲水性,但需要选择合适的磺化条件,以确保磺化基团的稳定性。研究表明,通过优化磺化条件,可以减少磺化基团在后续应用中的不稳定问题 。
5.3物理改性:
热处理:通过热处理可以提高PPS隔膜的化学稳定性。热处理可以促进PPS分子链的重排,形成更稳定的分子结构,从而提高隔膜的耐化学腐蚀性 。
辐照处理:通过辐照处理,可以在PPS隔膜表面引入交联结构,提高其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例如,γ射线辐照处理可以显著提高PPS隔膜的热闭孔温度和熔化温度,减少热缩率 。
5.4材料选择:
无机填料:在PPS隔膜中添加无机填料(如氧化锆、二氧化硅等),可以提高其化学稳定性。无机填料可以增强隔膜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同时减少电解液的分解 。
5.5通过复合隔膜的制备、化学改性、物理改性和材料选择等方法,可以有效提升PPS隔膜的化学稳定性。这些方法不仅提高了隔膜的亲水性和离子传导性,还增强了其在酸碱环境中的耐久性。


六、磺化处理对PPS隔膜的亲水性有显著的提升作用

6.1亲水性显著提升:
磺化处理通过向PPS大分子链中引入磺酸基(-SO₃H),显著提高了PPS隔膜的亲水性。实验表明,在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1.5小时的磺化反应条件下,PPS非织毡的亲水性得到了显著改善,同时保留了较好的力学性能。,PPS隔膜经过磺化处理后,其10分钟碱液吸上高度从52 mm提高到57 mm,表明其吸碱性能显著增强。
6.2离子传导性增强:
磺化处理不仅提高了PPS隔膜的亲水性,还增强了其离子传导性。亲水性的提高有助于电解液在隔膜中的渗透和离子的传导,从而降低电解槽的内阻,提高电解效率。
6.3耐化学性提升:
磺化处理后的PPS隔膜在酸碱溶液中表现出优异的耐化学腐蚀性能。例如,经过磺化处理的PPS膜在pH=1、7和14的溶液中处理后,其耐酸碱腐蚀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6.4力学性能变化:
虽然磺化处理可以提高PPS隔膜的亲水性,但可能会对隔膜的力学性能产生不利影响。例如,磺化处理后的PPS隔膜的经纬向断裂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需要进一步优化磺化工艺。
6.5,磺化处理能够显著提升PPS隔膜的亲水性和离子传导性,增强其耐化学性,但在力学性能方面仍存在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优化处理工艺以克服这些问题。磺化处理后,PPS隔膜的经纬向断裂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具体下降幅度未明确给出,但研究表明,磺化处理虽然显著提高了隔膜的亲水性和吸碱性能,但对力学性能产生了不利影响。例如,PPS隔膜经过磺化处理后,其10分钟碱液吸上高度从52 mm提高到57 mm,表明其吸碱性能显著增强,但隔膜的经纬向断裂强度均有下降,需要进一步优化磺化工艺以平衡亲水性和力学性能


七、磺化处理对PPS隔膜的寿命有显著影响,

7.1亲水性与寿命的关系:
磺化处理显著提高了PPS隔膜的亲水性,使其在电解液中的浸润性更好,从而提高了电解效率。然而,磺化处理后的隔膜在长期使用中可能会出现亲水基团的脱落,导致亲水性下降,进而影响隔膜的寿命。第二代改性PPS纤维隔膜在碱性电解槽服役中,亲水PPS纤维界面层分解,造成隔膜亲水性下降,膜阻升高,气密性降低,亲水层寿命约为2年左右。第三代亲水PPS纤维隔膜结合了二代和一代亲水纤维膜的优点,既保留了PPS结构的耐酸、耐碱和耐溶剂的性能,又借鉴了聚砜的耐氧化和尺寸稳定性,亲水性可以维持10年以上,适合大标方和长寿命电解槽装载。

75.2化学稳定性与寿命的关系:
磺化处理后的PPS隔膜在高温碱性电解液环境下,其化学稳定性受到挑战。虽然磺化处理可以提高隔膜的亲水性,但长期在高温碱性条件下使用,磺酸基团可能会分解,导致隔膜性能下降,从而缩短隔膜的寿命。
7.3力学性能与寿命的关系:
磺化处理可能会降低PPS隔膜的力学性能,如断裂强度。虽然热轧处理可以提高隔膜的气密性和尺寸稳定性,但磺化处理后的隔膜在经纬向断裂强度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可能会影响隔膜的长期使用性能。
7.4改性方法对寿命的影响:
不同的磺化处理方法对PPS隔膜的寿命有不同的影响。综上所述,磺化处理虽然可以显著提高PPS隔膜的亲水性和电解效率,但对隔膜的化学稳定性和力学性能有不利影响,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为了延长磺化PPS隔膜的寿命,需要进一步优化磺化工艺,提高亲水基团的稳定性,同时增强隔膜的化学稳定性和力学性能。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氢简史 |  中国氯碱网 |  气体产业网 |  开封创新测控仪表有限公司 |  中国火力发电网 |  大连化物所 |  氯碱产业网 |  氢能专利转让平台 |  2020广州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及加氢 |  硅钼棒、硅碳棒、电热元件 |  会员专栏 |  北京国际氢能技术装备展览会 |
  | 关于我们  | 人才招聘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更多链接>> | 收藏本站 |

版权所有:文章版权归气体设备网所有,没有本网书面授权,严禁转摘、镜像 信息产业部备案序号:豫ICP备17021983号-1
(顾问团队有气体设备设计、生产、调试、维修等服务经验)微信:13812683169 技术专线:13812683169 抖音;A13812683169 微视;13812683169 E-mail:cn1229
江苏省苏州吴中开发区、倡导行业正气之风,推动厂家技术创新.为提高气体设备,能源行业整体水平继续努力) 服务:QQ:1063837863、 1381268316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