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氢能联盟 |
双击自动滚屏 |
发布者:zq1229 发布时间:2018/2/13 14:14:23 阅读:1647次 【字体:大 中 小】 |
|
|

2月11日,由国家能源集团牵头,同济大学、中国一汽、重工钢研等数十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发起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简称中国氢能联盟)在北京正式成立。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学技术部部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晓红,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中国氢能战略联盟指导部委、理事会成员单位负责人,部分地方政府与行业协会代表200多人参加联盟成立大会。 氢能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被誉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致辞中表示,发展氢能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性举措,开发氢能在我国有很大的资源优势,其原料既可以用煤炭,也可以用电解水,这一方面可以拓展煤炭清洁化利用的领域,也能欧增加风电水电等清洁电力的消纳途径。
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氢能可以实现清洁能源储存和大规模运输,是我国清洁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氢能除清洁高效外,还有续航里程长,加氢速度快等天然优势,因此氢燃料电池汽车是清洁能源汽车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苗圩介绍称,在发达国家如日、美、欧、韩等国,目前非常重视氢能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2017年全球销售氢能燃料汽车6000多辆,同比增长了150%。而中国在氢产业集中度、基础研发和技术投入上与国际还存在一定差距。
据了解,目前全球加氢站共有274座,预计2020年将超过400座。目前我国在营中的加氢站有11座。
在车用能源领域,氢能燃料电池被认为是实现车辆使用阶段“零排放”、全生命周期“低排放”的重要技术方案,是未来汽车产业技术竞争的制高点。2017年,宝马,奔驰、通用等公司都开始商业化发售氢燃料电池汽车。
自2011年以来,我国政府有关部门从战略、产业结构、科技、财政等方面相继发布了一系列政策,引导并鼓励包括氢燃料电池和相关产业在内的氢能产业发展。但目前国内在燃料电池技术发展、氢能产业装备制造等方面相对滞后,氢能产业发展速度落后于发达国家。
成立跨学科、跨行业、跨部门的国家级氢能产业联盟,推动中国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的协同创新、资源整合、推广应用,将全面助力提升我国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的市场成熟度和国际竞争力,也预示着中国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开始进入规范与加速发展新时期,构建中国特色氢能社会的进程将提质提速。
据了解,中国氢能联盟首届理事长单位——国家能源集团在氢能源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煤化工板块年产超过 400 万吨氢气,已具备能供应4000万辆燃料电池乘用车的制氢能力,世界排名第一;煤制氢成本是天然气制氢成本的70-80%,是重油或石脑油制氢成本的60-70%;已成功示范30万吨二氧化碳封存(CCS)技术,为处理好煤化工制氢的碳排放奠定基础;拥有装机规模可观的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风电装机规模世界第一,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氢可进一步降低成本和碳排放量。
目前该公司正在加快布局从制氢到加氢站的氢能利用全产业链,并参与氢燃料电池的研制与开发,正计划在江苏如皋、陕西咸阳、内蒙古包头等地投资建设氢能项目。
|
|
|
|
|
|
|